Sponsored Link


2015/8/23

足太阳膀胱经穴及足厥阴肝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足太阳膀胱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委中,承山的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委中,承山/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委中

委中的经穴位置: 胴横纹中央。

委中的经穴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

委中的经穴手法: 点按10〜50次。



承山

承山的经穴位置: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承山的经穴主治: 痔疮、脚气、便秘、腰腿疼痛等病症。

承山的经穴手法: 点按10〜50次。


昆仑,申脉,金门,束骨,至阴的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昆仑,申脉,金门,束骨,至阴
/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昆仑

昆仑的经穴位置: 外踩髙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昆仑的经穴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鼻出血、癲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疼痛等病症。

昆仑的经穴手法: 拿捏30〜50次。



申脉

申脉的经穴位置: 外踝下缘凹陷中。

申脉的经穴主治: 头痛、眩晕、癲狂、失眠、目赤肿痛、腰腿酸痛等病症。

申脉的经穴手法: 按压10〜50次。



金门

金门的经穴位置: 中脉穴与京骨穴连线的中点,当骰骨外侧凹陷中。

金门的经穴主治: 头痛、腰痛、癲痫、小儿惊风、下肢痿痹、外踝痛等病症。

金门的经穴手法: 按压30〜50次。



束骨

束骨的经穴位置: 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

束骨的经穴主治: 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癲痫、腰痛等病症。

束骨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至阴

至阴的经穴位置: 足小趾外侧指甲旁约0.1寸。

至阴的经穴主治: 胎位不正、难产、头痛、目痛、鼻塞、鼻出血等病症。


至阴的经穴手法: 用拇指指甲掐按5〜10次。





足厥阴肝经穴
/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中都,蠡沟的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中都,蠡沟/足太阳膀胱经的位置


中都

中都的经穴位置: 内踝高点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中都的经穴主治: 疝气、崩漏、腹痛、腹泻、恶露不尽等病症。

中都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蠡沟

蠡沟的经穴位置: 内踝高点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蠡沟的经穴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下肢痿痹等病症。


蠡沟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中封,太冲,行间,大敦的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中封,太冲,行间,大敦/足太阳膀胱经的位置

中封

中封的经穴位置: 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内缘。

中封的经穴主治: 疝气、遗精、小便不利、腹痛等病症。

中封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太冲

太冲的经穴位置: 足背第一、ニ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太冲的经穴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ロ啮、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癲痫、呕逆、小儿惊风等病症。

太冲的经穴手法: 按揉10〜50次。



行间

行间的经穴位置: 足背第1、2趾间缝纹端。

行间的经穴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ロ歪、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癲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瘘痹、卒中后遗症等病症。

行间的经穴手法: 点按10〜30次。



大敦

大敦的经穴位置: 大拇指(靠第2趾)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

大敦的经穴主治: 目眩、腹痛、腰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志的要穴。

大敦的经穴手法: 掐按10〜30次。

Sponsored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