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


2015/8/24

手太阴肺经穴,足阳明胃经穴,足太阴脾经穴的位置及功能

胸膜部常用穴位的位置及功能

手太阴肺经穴中府,云门的位置及功能
手太阴肺经穴/中府,云门的位置及功能

手太阴肺经穴

中府

中府的经穴位置: 胸前臂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中府的经穴主治: 咳喘、胸闷、肩背痛、喉痹、腹胀等病症。

中府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云门

云门的经穴位置: 距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锁骨外端下缘陷中。

云门的经穴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胸中烦热、肩痛等病症。

云门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足阳明胃经穴气舍,缺盆,梁门,天枢,水道,气冲的位置及功能
足阳明胃经穴/气舍,缺盆,梁门,天枢,水道,气冲的位置及功能
足阳明胃经穴

气舍

气舍的经穴位置: 锁骨内側端之上缘,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取穴。

气舍的经穴主治: 咽喉肿痛、哮喘、呃逆、消化不良、食道炎、甲状腺肿、颈椎病等病症。

手气舍的经穴法: 按揉30〜50次。



缺盆

缺盆的经穴位置: 乳中线直上,在锁骨上窝正中取穴。

缺盆的经穴主治: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甲状腺肿大、膈肌痉挛、胸膜炎等病症。

缺盆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梁门

梁门的经穴位置: 胳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梁门的经穴主治: 呕吐、胃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病症。

梁门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天枢

天枢的经穴位置: 脐旁2寸。

天枢的经穴主治: 腹泻、便秘、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胆襄炎、肝炎、水肿、痛经、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症。

天枢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水道

水道的经穴位置: 天枢穴下3寸。

水道的经穴主治: 尿潴留、尿路感染、疝气、肾炎、痛经、盆腔炎、子宫肌瘤等病症。

水道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气冲

气冲的经穴位置: 脐下5寸,任脉旁开2寸。

气冲的经穴主治: 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睾丸炎、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疝气等病症。

气冲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足太阴脾经穴大横,府舍,食思,周荣,大包的位置及功能
足太阴脾经穴/大横,府舍,食思,周荣,大包的位置及功能

足太阴脾经穴

大横

大横的经穴位置: 在跻旁4寸。

大横的经穴主治: 腹泻、便秘、腹痛、阑尾炎、癔症等病症。

大横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府舍

府舍的经穴位置: 在冲门外上方0.7寸,任脉旁开4寸处取穴。

府舍的经穴主治: 腹痛、疝气、阑尾炎、便秘、盆腔炎、睾丸炎等病症。
 府舍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食思

食思的经穴位置: 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5肋间取穴。

食思的经穴主治: 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气管炎、肝炎、胃炎等病症。

食思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周荣

周荣的经穴位置: 前正中线旁开6寸,当第2肋间。

周荣的经穴主治: 胸胁胀痛、咳嗽、气喘、食道炎、乳腺炎等病症。

周荣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大包

大包的经穴位置: 在腋中线上,第6肋间隙中取穴。

大包的经穴主治: 胸胁痛、咳嗽、气喘、全身疼痛、四肢无カ等病症。

大包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扁桃体,喉,气管,支气管,胸,上下身淋巴结/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扁桃体,喉,气管,支气管,胸,上下身淋巴结/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扁桃体,喉,气管,支气管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扁桃体,喉,气管,支气管/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扁桃体反射区
扁桃体反射区的位置: 位于双脚脚背拇指第二节上,肌腱的左右两旁。
扁桃体反射区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本身的疾病(扁桃体肥大、化脓等),有消炎、增加抵抗能力和抗癌之功能。
扁桃体反射区手法: 双手扣指,定点按揉3〜5次,カ度适中。



喉、气管及支气管反射区
喉、气管及支气管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背第一、第二跖趾关节处。
喉、气管及支气管反射区主治: 气管炎、咽喉炎、咳嗽、气喘、感冒等病症。
喉、气管及支气管反射区手法: 扣指法,用拇指指端向足拇趾侧用力分别按揉突起处及前、后方的小凹陷3〜5次;再用捏指法沿骨骼边缘由足趾端向足跟推压带状区域3〜5次。

胸,乳房,上下身淋巴结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胸,乳房,上下身淋巴结/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胸反射区(女性称乳房反射区)
胸反射区(女性称乳房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背第二、每三、第四跖骨之间的中央区域。 
  注意:胸部反射区与足底的腹腔神经丛反射区相対称。
胸反射区(女性称乳房反射区)主治: 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癌、胸闷、胸痛、食道疾患等。
  注意: 此反射区对于女性的乳房疾病有较好的诊治效果。
胸反射区(女性称乳房反射区)手法: 双拇指捏指法,双手拇指指腹压住反射区,由足趾向踝关节方向推压3〜5次,此手法也称推胸法。



上下身淋巴结反射区
上下身淋巴结反射区位置: 上身淋巴结:位于双脚外踝前下方的凹陷中下身淋巴结:位于双脚内踝前下方的凹陷处。
上下身淋巴结反射区主治: 各种炎症、发烧、水肿、囊肿、肌瘤、踝部肿胀、抗体缺乏、癌症、疏松结缔组织炎等,能增强免疫和抗癌能力。
上下身淋巴结反射区的手法: 双手单食指扣拳法,用双手食指中节指骨背压人凹陷中,达到有酸胀感而无刺痛为佳,反复吸定按揉3〜5次。或用捏指法,以拇指腹吸定按揉3〜5次。


扁桃体肥大、化脓等扁桃体本身的疾病、气管炎、咽喉炎、咳嗽、感冒等病症、乳腺炎、胸痛、食道疾患等、各种炎症、发烧、水肿等病症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及主治及手法
扁桃体肥大、化脓等扁桃体本身的疾病、气管炎、咽喉炎、咳嗽、感冒等病症、乳腺炎、胸痛、食道疾患等、各种炎症、发烧、水肿等病症

前列腺,屎道,直肠,肛门,膝关节,下腹,肩/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前列腺,屎道,直肠,肛门,膝关节,下腹,/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前列腺、子宮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前列腺、子宮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前列腺、子宮反射区

前列腺、子宮反射区的位置: 位于脚跟骨内側,踝骨后下方的三角形区域,前列腺或子宫的敏感点在三角形直角顶点附近,子宫颈的敏感点在三角形斜边的上段,尿道及阴道反射区的尽头处。

前列腺、子宮反射区的主治: 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尿频、排尿困难、尿道痛、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发育异常、痛经、子宫癌、子宫下垂、白带过多、高血压等疾患。

前列腺、子宮反射区的手法: 单食指刮压法,拇指固定于足底,用屈曲的食指桡侧缘自足跟向足尖刮压3〜5次;前列腺或子宫的敏感点: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揉3〜5次。


屎道及阴道反射区、直肠及肛门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屎道及阴道反射区,直肠及肛门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屎道及阴道反射区

屎道及阴道反射区的位置: 男性的尿道和女性的阴道反射区位置在双足的足跟内侧,自膀胱反射区斜向后上方ー带状区域。

屎道及阴道反射区的主治: 常用于治疗尿道及阴道各种疾患,如阴道炎、尿道炎、膀胱炎、尿道感染、遗尿、排尿困难、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频、尿痛、尿急、 尿涩等。尤其对阴道炎、尿道炎效果尤佳。

屎道及阴道反射区的手法: 用拇指的指腹或食指的指关节侧缘向足心刮按10〜30次。



直肠及肛门反射区

直肠及肛门反射区的位置: 位于胫骨内侧后方,趾长屈肌腱间,从踝骨后方向上延伸4横指长度带状区域。

直肠及肛门反射区的主治: 痔疮、直肠癌,便秘、直肠炎、静脉曲张等病症。

直肠及肛门反射区的手法: 用拇指的指腹,由脚跟向上推按10〜15次。


膝关节反射区、下腹反射区、肩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膝关节反射区,下腹反射区,肩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膝关节反射区

膝关节反射区的位置: 位于双脚外侧骰骨与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凹陷处。

膝关节反射区的主治: 膝关节受伤、膝关节炎、膝关节痛、半月板损伤、肘关节病变等病症。

膝关节反射区的手法: 单指扣拳按揉5〜10次。



下腹反射区

下腹反射区的位置: 位于双足外側、外踝后方向上延伸4横指宽的ー带状区域。

下腹反射区的主治: 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经期紧张、腹痛、腹胀等。

下腹反射区的手法: 以拇指的指腹或指端向心推按10〜15次。力度轻重可视病情而定。



肩反射区

肩反射区的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外側第五妬趾关节处。

肩反射区的主治: 肩周炎、手臂无力、手麻、肩酸痛等。

肩反射区的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可在关节突起的足背缘、正中、足掌缘由足趾向足跟方向各压刮3〜5次。

肝,腹腔神经丛,胆渙,盲肠及阑尾,生殖腺,腰椎,胸椎/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肝,腹腔神经丛,胆渙,盲肠及阑尾,生殖腺,腰椎,胸椎/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肝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肝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肝反射区
肝反射区的位置: 位于右脚脚掌第四、第五跖骨间肺反射区的后方(向脚跟方向)。
肝反射区的主治: 肝炎、肝硬化、中毒性肝炎、肝功能不全、高脂血症、扭伤、眼疾、眩晕、指甲方面的疾病、肾脏疾患等病症。
肝反射区的手法: 双指翱拳法,自足跟向趾端压刮3〜5次。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胆渙反射区,盲肠及阑尾反射区,生殖腺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胆渙反射区,盲肠及阑尾反射区,生殖腺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中心,分布在胃和肾反射区的周围。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主治: 胃肠神经官能症、肠功能紊乱、生殖系统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腹腔神经丛反射区手法: 双指扣拳,由上向下压刮。力度均匀,稍慢。



胆渙反射区
胆渙反射区位置: 右脚脚掌第三、第四跖骨间,肝反射区内。
胆渙反射区主治: 胆癱炎、胆结石、失眠、惊恐不宁、痤疮等病症。
胆渙反射区手法: 单指扣拳法,吸定按揉5〜10次。



盲肠及阑尾反射区
盲肠及阑尾反射区位置: 位于右脚脚掌跟骨前缘靠近外側,与小肠及升结肠的反射区连接。

盲肠及阑尾反射区的主治: 阑尾炎、下腹胀气等病症。

盲肠及阑尾反射区的手法: 单指扣拳法,点按压3〜5次。



生殖腺反射区
生殖腺反射区位置: 双足跟正中央。
生殖腺反射区主治: 性功能低下、阳痿、早泄、不育症、不孕症、月经不调、痛经、 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生殖腺反射区手法: 单食指扣拳点压3~5次,或用按摩棒刺激该部位。


腰椎反射区,胸椎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腰椎反射区,胸椎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腰椎反射区
腰椎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禊骨至舟骨下方上接胸椎反射区下接骶骨反射区。
腰椎反射区主治: 腰背酸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以及腰椎之各种病变。
腰椎反射区手法: 捏指法,由足耻端向足跟方向推压3〜5次。



胸椎反射区
胸椎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跖骨下方从跖趾关节直到楔骨关节止。
胸椎反射区主治: 背痛及背部各种病症、胸椎间盘突出及胸椎各种病变。
胸椎反射区手法: 捏指由足趾端向足踉方向推压3〜5次。

心脏,胃,胰,脾,十二指肠,小肠/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心脏,胃,胰,脾,十二指肠,小肠/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心脏反射区,胃反射区,胰反射区,脾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心脏反射区,胃反射区,胰反射区,脾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心脏反射区
心脏反射区的位置: 左脚掌第四、第五跖骨之间中段的小凹陷中。
心脏反射区主治: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カ衰竭的恢复期、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静脉曲张、静脉炎、失眠、多梦、手足心多汗等病症。
心脏反射区手法: 对虚弱的人用单指扣拳法,由足跟端向足趾端方向压刮(补法)。対外表強壮的人,则由足趾端向足跟端方向压刮(街法)。



胃反射区
胃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趾关节后方(向脚跟方向)约1横指幅度 。
胃反射区主治: 胃部疾患(如胃炎、胃溃疡、胃胀气、胃肿瘤、胃下垂等)、消化不良、胰腺炎、糖尿病、胆囊疾患等病症。
胃反射区手法: 单指扣拳法或捏指法,由脚趾向脚跟方向,由轻渐重推压3〜5次。



胰反射区
胰反射区位置: 双脚脚掌内側,在胃和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
胰反射区主治: 胰腺本身的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等)、消化不良和糖尿病等病症。

胰反射区手法: 捏指法,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推压3〜5次。



脾反射区
脾反射区位置: 位于左脚脚掌第四、第五跖骨之间,心脏反射区后(向脚跟方向)的1横指处。
脾反射区主治: 发热、炎症、贫血、高血圧、肌肉酸痛、舌炎、唇炎、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皮肤病,可增强免疫力及抗癌能力等。
脾反射区手法: 单指扣拳法,按揉5〜10次,カ度适中。


十二指肠反射区,小肠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十二指肠反射区,小肠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十二指肠反射区
十二指肠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楔骨关节方向(向脚趾方向),胃及胰腺反射区的后方。
十二指肠反射区主治: 十二指肠疾病(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憩室等)、 腹部饱胀、消化不良等病症。
十二指肠反射区手法: 单指扣拳法,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推压3〜5次。



小肠反射区
小肠反射区位置: 双脚掌足弓向上隆起所形成的凹陷区域,被大肠(盲肠、升结肠、 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所包围。
小肠反射区主治: 胃肠胀气、腹泻、腹痛、便秘、急慢性肠炎以及心脏方面的疾病等病症。
小肠反射区手法: 多指扣拳法,四指弯曲,同时由足趾端向足跟端压刮3〜5次。

额窦,垂体,头部,鼻,眼,耳,甲状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额窦,垂体,头部,鼻,眼,耳,甲状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额窦反射区,垂体反射区,小脑,脑干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额窦反射区,垂体反射区,小脑,脑干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额窦反射区


额窦反射区的位置: 10个脚趾的趾端,右边额窦在左脚,左边额窦在右脚。

额窦反射区的主治: 前头痛、头顶痛,眼、耳、鼻和鼻窦的疾患。

额窦反射区的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用一手固定足趾,从足拇指的额窦外缘向内按摩3 〜5次。其余足趾的额窦由足尖向足跟按摩3〜5次。


垂体反射区


垂体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拇指趾腹中央部位。

垂体反射区主治: 内分泌失调的疾患如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腺功能失调,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征疾病

垂体反射区手法: 握足扣指法,吸定按揉5〜10次,稍用力,有酸痛感为宜。



小脑、脑干反射区


小脑、脑干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掙指趾腹根部靠近第二节趾骨处。右半部小脑及脑干的反射区在左脚,左半部小脑及脑干的反射区在右脚。

小脑、脑干反射区主治: 头痛、头晕、失眠、记忆カ减退及小脑萎缩引起的病变、共济失调如帕金森氏综合征等病症。

小脑、脑干反射区手法: 用扣指法,直接由足尖向足跟按压5〜10次。


头部反射区,鼻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头部反射区,鼻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头部(大脑)反射区



头部(大脑)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拇指趾腹全部,右半球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半部。

头部(大脑)反射区主治: 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髙血压、脑血管病变、脑性偏瘫、视觉受损、神经衰弱等病症。

头部(大脑)反射区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由脚拇指顶靖向足跟压刮3〜5次。

鼻反射



鼻反射位置: 位于双脚拇指趾腹内侧自拇指趾甲的根部延伸到第一趾间关节前的部位。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鼻反射主治: 急慢性鼻炎,彝窦炎,鼻息肉及上呼吸道疾患等病症。

鼻反射手法: 用扣指法或捏指法,足内侧的鼻反射区由足根向足尖方向刺激3〜 5次。足拇趾背的鼻反射区由内向外刺激3〜5次。


眼反射区,耳反射区,甲状腺反射区的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眼反射区,耳反射区,甲状腺反射区/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眼反射区

眼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第二趾与第三趾根部(包括脚底和脚背两个位置),右眼反射区在左脚上,左眼反射区在右脚上。

眼反射区主治: 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老花眼、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和眼底的病变。

眼反射区手法: 由足底第二、第三足趾掌面推按3〜5次。



耳反射区


耳反射区位置: 双脚第四、第五址根部(包括脚底和脚背两个位置),右耳反射区在左脚上,左耳反射区在右脚上。

耳反射区主治: 各种耳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等)及鼻咽癌、眩晕、晕车、晕船等病症。

耳反射区手法: 由足底第四、第五趾掌面推按3〜5次。



甲状腺反射区


甲状腺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成带状。

甲状腺反射区主治: 甲状腺本身的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減退、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大等),能促进小孩长高,治疗心脏病、肥胖症等病症。

甲状腺反射区手法: 由足跟向趾端方向弧形压刮3〜5次。

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足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足部反射区・位置及功能

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
是按人体实际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其足拇指及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口腔、牙齿等反射区;足底上部相当于胸腔, 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射区;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内有肝、胆、脾、膜、肾等脏器、反射区;足底下部相当于下腹部,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巣、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反射区;足外側相当于四肢部分,足底内有肩、腋、肘、髋、 股、膝关节等反射区。
人体有许多器官是对称分布的,一般说来,身体上左侧器官对应的是右足上的反射区,而右侧器官对应的是左足上的反射区。


肾上腺反射区,肾反射区,输尿管反射区,膀胱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及主治及手法
肾上腺反射区,肾反射区,输尿管反射区,膀胱反射区/位置及功能主治手法


肾上腺反射区

肾上腺
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跖趾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的稍外侧。

肾上腺反射区主治: 肾上腺功能亢进、低下,心律不齐,糖尿病,各种炎症,风湿病,关节炎等病症。
肾上腺反射区手法: 单指扣拳法。吸定按摩5〜10次。按压时节奏稍慢,渗透力強, 以出现酸、胀、痛为宜。



肾反射区

肾反射区
位置: 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跖趾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后方中央陷凹处。

肾反射区主治: 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结石、肾肿瘤、肾功能不全等)、髙血压、贫血、慢性支气管炎、骨折、斑秃、耳鸣、眩晕、水肿等病症。
肾反射区手法: 用单食指扣拳法或握足扣指法,由足趾向足跟方向按摩3〜5次, 长约1寸。要求按摩节奏稍慢,渗透カ要强。



输尿管反射区

输尿管
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脚脚掌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呈弧线状的ー个 区域。

输尿管反射区主治: 输尿管結石、尿道炎症、输尿管积水狭窄、排尿困难、泌尿系统感染等病症。

输尿管反射区手法: 用单食指扣拳法,由足趾端向足跟刮压至膀胱区。力度均匀,不可滑脱。



膀胱反射区

膀胱
反射区位置: 位于内踝前下方,双脚脚掌内側舟骨下方,拇展肌侧旁。

膀胱反射区主治: 治疗肾、输尿管、膀胱結石,膀胱炎及其他泌尿系統的疾患。

膀胱反射区手法: 用单食指扣拳法加适当压力,向内或外旋转60°,或定点按压。力度不要太大。

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胆囊穴,阑尾穴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
胆囊穴,阑尾穴/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胆囊穴

胆囊穴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位置: 阳陵泉穴下1〜2寸处。

胆囊穴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主治: 急性或慢性胆瘼炎、胆石症、胆道蝈虫症、下肢痿痹等病症。

胆囊穴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手法: 按揉10〜30次;对于痛症、可按揉至痛止。



阑尾穴

阑尾穴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位置: 足三里穴下约2寸处。

阑尾穴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主治: 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等病症。

阑尾穴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手法: 按揉30〜50次。

八风,气端,独阴,里内庭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
八风,气端,独阴,里内庭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八风

八风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位置: 足背各趾缝端凹陷中,左右共8穴。

八风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主治: 脚气、趾痛、足背肿痛等病

八风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手法: 点按3〜5次。



气端

气端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位置: 在足十趾尖端距趾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穴。

气端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主治: 卒中、旗痛急暴、足背红肿、脚气等病症。

气端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手法: 用拇指指甲掐按3〜5次。



独阴

独阴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位置: 足底,第二趾远端趾间关节横纹的中点处。

独阴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主治: 疝气、月经不调骞病症。

独阴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手法: 用拇指指甲掐按3〜5次。



里内庭

里内庭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位置: 足底,第二、第三耻间,与内庭穴相对处。

里内庭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主治: 足趾疼痛、小儿惊风、癫痫、急性胃痛等病症。

里内庭的经外奇穴/经穴和经外窃穴手法: 按揉5〜10次。

2015/8/23

足少阴肾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足少阴肾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筑宾,突信,复溜的足少阴肾经穴的位置
筑宾,突信,复溜/足少阴肾经穴的位置

筑宾

筑宾的经穴位置: 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筑宾的经穴主治: 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病症。

筑宾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突信

突信的经穴位置: 复溜穴前约0.5寸处。

突信的经穴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子宫下垂、疝气、腹泻、便秘等病症。

突信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复溜

复溜的经穴位置: 太溪六上2寸。

复溜的经穴主治: 水肿、腹胀、腹泻、盗汗、热病汗不出、下肢痿痹等病症。

复溜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照海,水泉,大钟,太溪,然谷的足少阴肾经穴的位置
照海,水泉,大钟,太溪,然谷/足少阴肾经穴的位置

照海

照海的经穴位置: 内踝下缘凹陷中。

照海的经穴主治: 月经不调、带下、子宫下垂、小便頻数、小便不通、便秘、咽喉干痛、癲痫、失眠等病症。

照海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水泉

水泉的经穴位置: 太溪穴直下1寸。

水泉的经穴主治: 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子宫下垂、小便不利等病症。

水泉的经穴手法: 捏揉10〜30次。



大钟

大钟的经穴位置: 太溪穴下0.5寸稍后,跟腱内缘。'

大钟的经穴主治: 癃闭、遗尿、便秘、咯血、气喘、痴呆、足跟痛等病症。

大钟的经穴手法: 捏揉10〜30次。



太溪

太溪的经穴位置: 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太溪的经穴主治: 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被頻数、便秘、糖尿病、咯血、气喘、 咽喉肿痛、牙痛、失眠、耳聋、耳鸣等病症。

太溪的经穴手法: 捏揉30〜50次。



然谷

然谷的经穴位置: 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然谷的经穴主治: 月经不调、带下、遗精、糖尿病、腹泻、咯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等病症。

然谷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涌泉的足少阴肾经穴的位置
涌泉/足少阴肾经穴的位置

涌泉

涌泉的经穴位置: 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涌泉的经穴主治: 头痛、头昏、失眠、目眩、咽喉肿痛、失声、便秘、小便不利、小儿惊风、癲狂、昏厥等病症。

涌泉的经穴手法: 按揉50〜100次,或擦热为止。

足太阴脾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足太阴脾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血海的足太阴脾经穴位置
血海/足太阴脾的经穴位置



血海

血海的经穴位置: 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

血海的经穴主治: 月经不调、经痛、经闭、膝痛等病症。

血海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阴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的足太阴脾经穴位置
阴陵泉,地机,漏谷,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位置




阴陵泉

阴陵泉的经穴位置: 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阴陵泉的经穴主治: 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等病症。

阴陵泉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地机

地机的经穴位置: 阴陵泉下3寸。

地机的经穴主治: 腹痛、腹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病症。

地机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漏谷

漏谷的经穴位置: 三阴交上3寸。

漏谷的经穴主治: 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等病症。

漏谷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三阴交

三阴交的经穴位置: 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側面后缘。

三阴交的经穴主治: 月经不调、带下、子宫下垂、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 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等病症。

三阴交的经穴手法: 按揉10〜50次。

商丘,公孙,太白,大都,隐白的足太阴脾经穴位置
商丘,公孙,太白,大都,隐白/足太阴脾经穴位置



商丘

商丘的经穴位置: 内踝前下方凹陷中。

商丘的经穴主治: 腹胀、腹泻、便秘、黄疸、足錁痛等病症。

商丘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公孙

公孙的经穴位置: 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

公孙的经穴主治: 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病症。

公孙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太白

太白的经穴位置: 在足内侧缘,于第一妬耻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太白的经穴主治: 胃痛、腹胀、腹痛、嗝气、消化不良等病症。

太白的经穴手法: 点揉10〜30次。



大都

大都的经穴位置: 大脚趾内側第一跖趾关节前缘,赤白肉际。

大都的经穴主治: 腹胀、胃痛、呕吐、腹泻、便秘、热病等病症。

大都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隐白

隐白的经穴位置: 大脚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

隐白的经穴主治: 月经过多、崩漏、腹胀、便血、尿血、癲狂、多梦、请风等病症。

隐白的经穴手法: 掐按10〜30次。

足太阳膀胱经穴及足厥阴肝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足太阳膀胱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委中,承山的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委中,承山/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委中

委中的经穴位置: 胴横纹中央。

委中的经穴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

委中的经穴手法: 点按10〜50次。



承山

承山的经穴位置: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

承山的经穴主治: 痔疮、脚气、便秘、腰腿疼痛等病症。

承山的经穴手法: 点按10〜50次。


昆仑,申脉,金门,束骨,至阴的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昆仑,申脉,金门,束骨,至阴
/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昆仑

昆仑的经穴位置: 外踩髙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昆仑的经穴主治: 头痛、项强、目眩、鼻出血、癲痫、难产、.腰骶疼痛、脚跟疼痛等病症。

昆仑的经穴手法: 拿捏30〜50次。



申脉

申脉的经穴位置: 外踝下缘凹陷中。

申脉的经穴主治: 头痛、眩晕、癲狂、失眠、目赤肿痛、腰腿酸痛等病症。

申脉的经穴手法: 按压10〜50次。



金门

金门的经穴位置: 中脉穴与京骨穴连线的中点,当骰骨外侧凹陷中。

金门的经穴主治: 头痛、腰痛、癲痫、小儿惊风、下肢痿痹、外踝痛等病症。

金门的经穴手法: 按压30〜50次。



束骨

束骨的经穴位置: 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

束骨的经穴主治: 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癲痫、腰痛等病症。

束骨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至阴

至阴的经穴位置: 足小趾外侧指甲旁约0.1寸。

至阴的经穴主治: 胎位不正、难产、头痛、目痛、鼻塞、鼻出血等病症。


至阴的经穴手法: 用拇指指甲掐按5〜10次。





足厥阴肝经穴
/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中都,蠡沟的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中都,蠡沟/足太阳膀胱经的位置


中都

中都的经穴位置: 内踝高点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中都的经穴主治: 疝气、崩漏、腹痛、腹泻、恶露不尽等病症。

中都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蠡沟

蠡沟的经穴位置: 内踝高点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蠡沟的经穴主治: 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下肢痿痹等病症。


蠡沟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中封,太冲,行间,大敦的足太阳膀胱经穴的位置
中封,太冲,行间,大敦/足太阳膀胱经的位置

中封

中封的经穴位置: 内踝前1寸,胫骨前肌腱内缘。

中封的经穴主治: 疝气、遗精、小便不利、腹痛等病症。

中封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太冲

太冲的经穴位置: 足背第一、ニ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太冲的经穴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ロ啮、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癲痫、呕逆、小儿惊风等病症。

太冲的经穴手法: 按揉10〜50次。



行间

行间的经穴位置: 足背第1、2趾间缝纹端。

行间的经穴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ロ歪、胁痛、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癲痫、呕逆、小儿惊风、下肢瘘痹、卒中后遗症等病症。

行间的经穴手法: 点按10〜30次。



大敦

大敦的经穴位置: 大拇指(靠第2趾)甲根边缘约2毫米处。

大敦的经穴主治: 目眩、腹痛、腰肋痛、冷感症、除此之外、自古以来亦被视为镇静及恢复神志的要穴。

大敦的经穴手法: 掐按10〜30次。

2015/8/22

足少阳胆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足少阳胆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环跳,风市的足少阳胆经穴位置
环跳,风市 足少阳胆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



环跳
环跳经穴位置: 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
环跳经穴主治: 腰腿痛、偏瘫、痔疮、带下等病症。
环跳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风市
风市经穴位置: 大腿外側中间,胭横纹水平线上7寸,患者以手贴于腿外,中指尖是穴。
风市经穴主治: 偏瘫、膝关节酸痛、全身瘙痒、脚气等病症。

风市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阳陵泉,绝骨,悬钟的足少阳胆经穴位置
阳陵泉,绝骨,悬钟 足少阳胆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



阳陵泉
阳陵泉经穴位置: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阳陵泉经穴主治: 胁痛、ロ苦、呕吐、下肢痿痹、脚气、黄疸、小儿惊风等病症。

阳陵泉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绝骨(悬钟)
绝骨(悬钟)经穴位置: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
绝骨(悬钟)经穴主治: 项强、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脚气、痔疮等病症。
绝骨(悬钟)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的足少阳胆经穴位置
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 足少阳胆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



丘墟
丘墟经穴位置: 外踝前下方,址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丘墟经穴主治: 胸胁胀痛、下肢痿海、疟疾等病症。
丘墟经穴手法: 点按10〜30次。



足临泣

足临泣经穴位置: 在第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足临泣经穴主治: 目赤肿痛、胁肋疼痛、月经不调、尿床、乳痈、淋巴结肿大、疟疾、足背肿痛等病症。

足临泣的经穴手法: 点按10〜30次。



侠溪

侠溪经穴位置: 足背第四、五趾间缝纹端。
侠溪经穴主治: 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胁肋疼痛、热病、乳痈等病症。
侠溪经穴手法: 点按10〜30次。



足窍阴
足窍阴经穴位置: 第4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足窍阴经穴主治: 耳聋、咽喉肿痛、头痛、目赤肿痛、热病、失眠、胁痛、月经不调等病症。

足窍阴经穴手法: 用拇指指甲掐按5〜10次。

2015/8/21

足阳明胃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足阳明胃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足三里的足阳明胃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的位置




足三里的足阳明胃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2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穴的位置


足三里

足三里的经穴位置: 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足三里的经穴主治: 胃痛、呕吐、腹胀、腹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癲狂、脚气、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素乱等病症。

足三里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上巨虚,丰隆的足阳明胃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上巨虚,丰隆足阳明胃经穴的位置


上巨虚

上巨虚的经穴位置: 足三里穴下3寸。

上巨虚的经穴主治: 肠鸣、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脚气等病症。

上巨虚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丰隆

丰隆的经穴位置: 外踝高点上8寸,胫骨前嵴后两横指。

丰隆的经穴主治: 头痛、眩晕、咳嗽痰多、呕吐、便秘、水肿、癲痈、下肢痿痹等病症。

丰隆的经穴手法: 按揉30〜50次。



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的足阳明胃经穴/经穴和经外窃穴的位置及功能
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足阳明胃经穴的位置



解溪

解溪的经穴位置: 足背踝关节横纹的中央,两筋之间。

解溪的经穴主治: 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等病症。

解溪的经穴手法: 点按30〜50次。



冲阳

冲阳的经穴位置: 足背动脉搏动处,两筋之间。

冲阳的经穴主治: ロ眼喁斜、面肿、齿痛、癲痫、胃痛、足软无カ等病症。

冲阳的经穴手法: 点按10〜30次。按揉时应避开动脉。



陷谷

陷谷的经穴位置: 足背第二、第三跖趾关节后凹陷中。

陷谷的经穴主治: 面浮身肿、目赤肿痛、肠鸣、腹痛、热病、足背肿痛等病症。

陷谷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内庭

内庭的经穴位置: 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内庭的经穴主治: 咽喉肿痛、ロ喁、ロ齿痛、鼻出血、胃痛、泛酸、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等病症。

内庭的经穴手法: 按揉10〜30次。



厉兑

厉兑的经穴位置: 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厉兑的经穴主治: 鼻出血、流涕、齿痛、咽喉肿痛、腹胀、热病多梦、癲狂等病症。

厉兑的经穴手法: 用拇指指甲掐按5〜10次。

手背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小脑,脑干,三叉神经,内耳迷路,喉,气管,扁桃体,甲状旁腺

手背部反射区的位置及功能


的手背部反射区的位置


小脑,脑干的手背部反射区的位置三叉神经的手背部反射区的位置
             小脑,脑干,三叉神经/手背部反射区的位置

小脑、脑干

小脑、脑干反射区的位置: 位于双手掌侧,拇指指腹桡侧面,即第一指骨远节指骨体中下部桡侧缘。左側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右手,右侧小脑、脑干反射区在左手上。

小脑、脑干反射区的主治: 头痛、头晕、失眠、记忆カ减退、脑肿瘤及小脑萎缩引起的病变、共济失调如帕金森综合征等病症。

小脑、脑干反射区的手法: 由指端向近节端点压、推按或掐点5〜10次以上。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反射区的位置: 位干双手拇指掌面指腹桡侧缘远端,即第一指骨远节指骨中上部桡侧缘。左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右手上,右側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左手上。

三叉神经反射区的主治: 偏头痛、眼眶痛、牙痛、面神经麻痹及面颊、唇鼻之诱发的神经痛、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疾患。

三叉神经反射区的手法: 以中指或食指指腹施力,从拇指端向虎口方向点按,推按或掐按5〜10次以上。



内耳迷路,平衡器官,喉,气管的手背部反射区的位置扁桃体,甲状旁腺的手背部反射区的位置
     内耳迷路,平衡器官,喉,气管,扁桃体,甲状旁腺/手背部反射区的位置

内耳迷路(平衡器官)

内耳迷路(平衡器官)反射区的位置: 位于双手背側,第三、第四、第五掌指关节之间,第三、第四、第五指根部结合部。

内耳迷路(平衡器官)反射区的主治: 头晕、晕车、晕船、梅尼埃病、耳鸣、高血压、低血压、平衡障碍等病症。

内耳迷路(平衡器官)反射区的手法: 以拇指、食指施力,沿指缝至手指方向掐按5次以上。



喉、气管

喉、气管反射区的位置: 位于双手背侧第一掌指背侧。

喉、气管反射区的主治: 气管炎、咽喉炎、咳嗽、气喘、上呼吸道感染、声音嘶哑、气管疾患等病症。

喉、气管反射区的手法: 从手背第一掌骨远心端向虎口方向推按或点掐5〜10次。



扁桃体

扁桃体反射区的位置: 双手拇指近节背侧正中线肌腱两侧。

扁桃体反射区的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病症。

扁桃体反射区的手法: 以拇指指端施力,一侧一侧地按揉5次以上。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反射区的位置: 双手桡侧第一掌指关节背部凹处。

甲状旁腺反射区的主治: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维生素D缺乏病、低钙性肌肉痉挛、心脏病、各种过敏性疾病、胃肠胀气、白内障、心悸、失眠、癲痫等疾患。


甲状旁腺反射区的手法: 以拇指端点按或按摩5〜10次。

Sponsored Link